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是指胎儿红细胞在分娩时进入母亲体内,刺激母体产生抗体,当这种抗体量达到一定值时,会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其破裂、溶解,释放出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能有效
地将胆红素转化为其他形式,因此会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形成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胆红素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影响智力和运动发育,甚至可能导致核黄疸,严重者可出现痉挛、惊厥、肌张力减低等症状。
此外,如果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溶血病,则可能引起严重的贫血症状,需高度警惕。
对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皮肤和眼白的变化,并定期测量胆红素水平,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