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烧伤、严重感染、创伤、手术后并发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从而增加脓毒症的风险。
1.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皮肤受压,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氧,从而诱发褥疮。定时翻身是预防褥疮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轻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2.烧伤
烧伤会引起皮肤完整性受损,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丧失,细菌易位至深部组织,进而引发感染。此外,烧伤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也会加重水肿,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而形成水疱。清创术是治疗烧伤的关键步骤,通过清除坏死组织来减少感染风险,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3.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这些炎症因子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导致其通透性增高,从而使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补液是治疗严重感染的基础措施之一,输注生理盐水或其他平衡溶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创伤
创伤会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和微循环障碍,这使得病原体易于侵入并扩散到全身各处,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反应。抗生素治疗是针对创伤后感染的主要手段,医生会根据伤口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出血等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进一步增加发生脓毒症的风险。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愈合情况是常规护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议定期评估患者活动能力,鼓励尽早离床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支具或穿戴弹力袜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同时注意营养支持,避免高糖饮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恢复过程。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