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梅毒有传染性。
潜伏期梅毒是指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暂时抑制了疾病的进展,此时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梅毒螺旋体依然存在于人体内,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由于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因此潜伏期梅毒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除了性接触外,潜伏期梅毒还可能通过垂直传播给胎儿,即母婴传播。这主要是因为即使处于潜伏期,梅毒螺旋体仍然在母体内存在并繁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感染。
梅毒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活动性,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传染源。同时,在潜伏期也要避免无保护的性行为,以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