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流鼻血可能是由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炎症刺激,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的情况发生。当病情发作时,容易导致鼻腔内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起流鼻血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进行止痒和缓解症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局部会有充血肿胀的现象,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就可能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患者可以到正规医院通过激光疗法的方式来进行改善,比如二氧化碳激光、微波激光等。
3.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通常是因为空气过于干燥或者患者饮水量不足等原因导致的,由于缺乏水分,鼻腔内的黏膜变得脆弱易碎,因此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建议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也可以适当增加湿度来减轻症状,如使用加湿器或将水盆放在暖气上。
4.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使动静脉毛细血管壁发育缺陷,脆性增高,容易破裂出血。对于轻微的出血,可通过按压鼻翼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若反复出血且难以自行停止,则需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注射液、注射用氨甲环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凝固障碍的病理状态,此时凝血过程受阻,也会影响正常的止血过程,进而出现流鼻血的症状。针对凝血功能障碍,需要首先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例如血友病B可以通过补充凝血因子Ⅸ的替代治疗进行管理。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手挖鼻孔,以免损伤鼻黏膜,加重不适症状。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