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脱水,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小肠绒毛受损,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进而引发腹泻。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小肠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和液体分泌增加,导致腹泻。
2.呕吐
轮状病毒感染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引发呕吐。
呕吐通常发生在感染引起的胃肠炎之后,可能伴有恶心感,是由于病毒刺激胃肠道所致。
3.腹痛
轮状病毒感染会损伤小肠上皮细胞,使肠蠕动加快,产生腹部不适感。腹痛一般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能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所导致的。
4.发热
轮状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此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受到影响,导致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数小时至两天内,可能伴随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是由轮状病毒复制活跃而诱发的免疫应答。
5.脱水
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腹泻和呕吐,从而造成水分丢失过多。脱水的症状包括尿量减少、口干舌燥等,严重时可引起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多因长时间腹泻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所致。
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可以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电解质分析以及血常规检查。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对于重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的排泄物,以减少轮状病毒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