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体液、血液传播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血液传播。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可通过受染者的体液、血液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繁殖,导致肝细胞受损,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与炎症过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黄疸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针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可以进行乙肝五项检测、HBVDNA检测、肝功能测试等。其中乙肝五项检测可明确体内是否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而HBVDNA检测则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乙型肝炎的治疗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人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体液、血液传播

预防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以及确保安全注射。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也是必要的预防手段。

2024-10-05 00:05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