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皮温升高、硬结、脓性分泌物、全身感染,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是必要的。
1.皮肤红肿
新生儿皮下坏疽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酶类可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从而引发皮肤红肿。病变通常发生在受压部位如臀部、背部等处,但也可能扩散至其他区域。
2.皮温升高
由于坏死组织释放的内源性致热原和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会导致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进而出现发热的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伴有局部皮温增高,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
3.硬结
当坏死组织液化后会形成小脓肿,此时会出现质地较硬且触痛明显的硬结。硬结通常位于皮肤下方,大小不一,可能有波动感。
4.脓性分泌物
脓性分泌物主要是由于坏死组织被大量白细胞吞噬分解所产生的。患者可能会发现伤口周围有黄色或绿色的液体流出,有时还会伴有恶臭味。
5.全身感染
若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散播到身体各处,从而诱发全身感染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以及全身无力的症状。
针对新生儿皮下坏疽的诊断,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和培养以确定感染类型。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来评估患处情况。
在治疗方面,早期切开引流是关键措施,同时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过紧的尿布或衣物摩擦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