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胸闷、乏力,但不包括肺动脉高压,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
1.心悸
心悸通常由心脏快速跳动或节律异常导致,当患有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分流至右心室,使心排出量减少,进而引发心悸。心悸发生于整个心脏区域,但以胸骨后和颈部明显。
2.呼吸困难
房间隔缺损会导致左右心房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影响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情况,此时由于肺部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进一步加重了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使得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也可在静息状态下出现。
3.胸闷
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多,从而诱发胸闷的感觉。胸闷感往往出现在胸部中央位置,有时可辐射至背部或肩部。
4.乏力
如果房间隔缺损较大,会使得左心房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全身各脏器供血不足,所以会出现乏力的现象。乏力可能伴随身体任何部位的不适,但更常见于四肢和腹部。
5.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房间隔缺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因为左心房的压力通过未闭合的房间隔传导至右心房,导致右心负荷增加,长期负荷增加会引起右心肥厚和扩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此时由于右心输出量下降,肺循环淤血,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可能包括持续性咳嗽、咳痰、咯血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着病情进展而加剧。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地高辛、卡托普利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修补。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确保均衡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