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瘙痒、乏力、右上腹不适、黄疸和脂肪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瘙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胆汁酸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瘙痒。瘙痒通常发生在躯干和四肢,夜间更为明显。
2.乏力
孕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肝脏负担加重,影响了正常的能量代谢过程,进而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感可能出现在全身各处,但以肌肉无力为主要特征。
3.右上腹不适
当肝脏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引发右上腹不适的情况发生。不适感主要集中在右上腹部,有时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4.黄疸
胆汁淤积会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形成黄疸。黄疸通常表现为巩膜、皮肤等部位发黄,但也可能伴有尿液变深等症状。
5.脂肪泻
胆汁淤积会影响小肠黏膜的吸收功能,使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进而导致脂肪泻的发生。脂肪泻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油状或有恶臭,且常伴随脂肪粒。
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进行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措施需谨慎,一般建议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