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继发性病因多见于感染、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一、原发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皮肤或黏膜出现自发性、轻度的出血,且血小板计数一般<20×10^9/L。
二、继发性:
1、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尤其以病毒感染导致的麻疹、风疹最为常见,可引起上述症状;
2、脾功能亢进: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性肝硬化、脾梗死等疾病,可导致外周血小板的破坏增多,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为主,可能伴有鼻腔和牙龈出血;
4、其他原因:药物过敏、食物过敏、血液透析等,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造成机体的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
建议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及时前往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