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通常会出现疼痛、触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变形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
1.疼痛
骨折发生时,骨膜和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刺激产生剧烈的疼痛感。疼痛通常位于受伤区域,可能伴有局部压痛。
2.触痛
触痛是由于骨折导致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当触摸患处时会加剧这种不适感。触痛主要出现在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的皮肤上。
3.肿胀
肿胀主要是由于骨折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液渗出所引起的。肿胀一般发生在骨折部位附近,严重者可出现张力性水疱或皮下瘀斑。
4.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骨骼完整性受损,失去支撑作用,限制了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活动受限表现为受伤肢体无法自由地屈伸、旋转等动作。
5.变形
骨折端移位可能导致骨骼长度、角度或稳定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变形。变形多见于长骨骨折,如胫腓骨、尺桡骨等,可能会导致肢体畸形。
针对骨折的症状,建议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程度。治疗措施包括固定患肢,如石膏或支具包扎,重症则需手术内固定。患者应避免擅自移动患肢,以免加重损伤,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愈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