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疹的症状包括皮疹、瘙痒、红肿、水肿、荨麻疹,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建议就医后使用。
1.皮疹
皮疹通常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当机体接触过敏原时,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皮肤病变。皮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面部、四肢等。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水疱或结痂。
2.瘙痒
过敏性皮疹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在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致敏物质后,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进而引发瘙痒症状。
瘙痒感可能局限于某个区域,也可能是全身性的。严重程度不一,可因搔抓而加剧。
3.红肿
红肿主要是由于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液中的液体和白细胞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红肿通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等。
4.水肿
水肿的发生与过敏反应引起的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此时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受损的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间隙,造成组织液积聚。水肿多见于眼睑、手脚等低垂部位,也可能波及全身。
5.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各种因素致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伴有剧烈瘙痒,可在数小时消退。
针对过敏性皮疹,可以进行过敏原测试以确定具体过敏原。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建议避免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减少外界刺激,有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