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腹泻以及肛门脱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1.便血
由于息肉表面血管丰富,在大便摩擦下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肠道末端,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鲜红色血液随着粪便排出的情况。
2.排便习惯改变
当息肉存在时,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通过时间延长,进而引发便秘或腹泻等排便习惯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伴有腹部不适感,如腹痛、腹胀等。
3.里急后重
当息肉较大或者位置较低时,会对肛门产生刺激,引起里急后重的感觉。这种感觉表现为有强烈的排便意愿,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粪便,且无法完全缓解。
4.腹泻
若息肉位于较高位置,会增加对小肠黏膜的刺激,导致电解质和水分吸收障碍,引起腹泻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频繁的水样便,伴随轻微腹痛或腹部不适。
5.肛门脱垂
如果直肠息肉体积较大,会使得直肠壁薄弱,从而导致肛门组织下垂。当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渐从肛门处突出,形成肛门脱垂的现象。患者可能在排便时感觉到肛门内有一个物体脱出,有时需要用手推回。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直肠息肉者,可考虑使用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有助于减少症状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