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上腹部疼痛
急性糜烂性胃炎时,由于炎症和损伤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胃酸和消化酶刺激受损区域,引发上腹部疼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中央,可能伴有烧心感或饥饿样不适。
2.恶心
当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时,会引起恶心反射。恶心是身体对于潜在的伤害做出的一种保护反应。患者可能会感到想要呕吐但又吐不出来,或者有强烈的恶心感。
3.呕吐
急性糜烂性胃炎引起的呕吐主要是因为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呕吐反射。呕吐通常发生在进食后不久,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剧烈呕吐。
4.呕血
呕血是因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导致的胃黏膜出血,血液经过口腔排出体外。出血量多少不一,可表现为咖啡渣样物质或鲜红色血液。
5.黑便
急性糜烂性胃炎会导致胃黏膜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随粪便排出体外,形成黑便。黑便的颜色深且呈条状,常伴有恶臭味。
针对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可以进行电子胃镜、碳呼气试验等检查以评估胃部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以及必要时使用止血药。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以促进胃黏膜愈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