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由鼠类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物传播给人体。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当健康人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污染物品间接接触而被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肾脏损害等。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呕吐、腹泻、全身疼痛以及面部、颈部和上胸部出现红斑。
针对此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检测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确认是否感染的主要手段,其阳性结果表明近期存在汉坦病毒感染。治疗通常以支持性疗法为主,重症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接受补液、抗休克治疗。对于有出血倾向者可输新鲜冷冻血浆,合并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避免与受感染的鼠类直接接触,特别是在疫区。此外,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以减少暴露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