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能是由慢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皮肤过敏反应,由于机体持续暴露于各种潜在的过敏原中,导致肥大细胞持续活化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可用于缓解瘙痒和肿胀。
2.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由于身体对自身蛋白产生错误的免疫应答,导致肥大细胞过度活化而引起荨麻疹。
这种状况下,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自身蛋白的IgE抗体,这些抗体会与肥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其处于一种持续的活化状态。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局部使用可以减轻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全身多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的活动期,体内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与皮肤中的DNA-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刺激肥大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进而出现皮损。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达到止痒的目的。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下,神经末梢受损,感觉减退,容易受到机械摩擦、冷热刺激诱发荨麻疹;同时,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组织水肿,水肿压迫毛细血管壁,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形成荨麻疹。通过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水平正常,有助于改善症状。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此时若摄入含碘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荨麻疹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血液分析、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尘螨数量,降低过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