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尿路梗阻、尿路器械操作、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的。治疗需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应立即就医以便获得专业指导。
1.细菌上行感染
由于细菌从下向上进入泌尿系统,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典型表现为发热、腰痛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指尿液流动受阻,导致尿液滞留在泌尿系统中,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此时局部存在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对于轻度的尿路梗阻,可通过多喝水促进排尿缓解不适症状,若效果不佳,则需要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比如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
3.尿路器械操作
尿路器械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细菌可趁机侵入并繁殖,增加尿源性感染的机会,进而诱发急性肾盂肾炎。针对此原因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在进行相关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4.长期留置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导致尿路黏膜受损,使细菌易于附着和繁殖,从而增加尿源性感染的风险,出现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如果是由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建议及时拔除导尿管,减少尿路刺激,同时还要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
5.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由于膀胱与肾脏之间的通道不完全关闭,导致尿液回流到输尿管和肾脏,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对于膀胱输尿管反流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通常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如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要勤换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以减少细菌滋生。另外,还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