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是指由于肾脏本身疾病导致的尿崩症,如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或者肾小管分泌障碍,而引起的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大量饮水、多尿、低比重尿等症状,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因素、继发性因素。
1、遗传性因素:主要是由于编码抗利尿激素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尿崩症,常见的突变基因有PRRA基因、FXI基因等。此种情况的患者除了尿崩症以外,还会有多尿、烦渴等症状;
2、继发性因素:较为少见,常见原因有干燥综合征、部分肾小球肾炎以及使用干扰素、抗癌药物等,上述情况会导致肾脏本身出现病变,从而导致尿崩症。
如果出现肾性尿崩症,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比如尿常规、尿渗透压检查、B超检查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是原发性肾性尿崩症,还是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如果是继发性肾性尿崩症,要根据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如果是遗传性肾性尿崩症,应注意避免可能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或者避免患有感染、手术等情况,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喝水,避免劳累、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应注意避免高蛋白饮食,比如油炸、烧烤类食物,也要避免喝可乐、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还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了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