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炎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身体正在对感染或损伤做出反应,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发热
当机体受到感染性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这些入侵者。为支持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抗感染细胞活跃地清除病原体,体温调定点会上移,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而非散热,从而引发发热。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核心温度通常保持在36.5-37.5℃之间。但在存在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炎症状态下,这个数值可能会升高至38℃以上。
2.头痛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颅内痛觉敏感结构,使神经递质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浓度增高,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诱发头痛发生。疼痛可能集中在头部的一侧或两侧,有时可放射到颈部或肩部。这种疼痛常呈搏动性,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3.恶心
急性炎症反应中,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恶心的感觉。此外,炎症还可能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干扰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加重恶心感。恶心是一种主观感受,描述的是想要呕吐但尚未出现呕吐动作的情况。这种感觉通常发生在上腹部,但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4.呕吐
急性炎症状态会导致胃肠黏膜受损,产生炎症反应,同时还会引起胃肠蠕动加快,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呕吐的发生。呕吐是一种反射性动作,旨在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呕吐物可以是食物、消化液或是胆汁,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血液。
5.腹泻
急性炎症会引起肠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和运动功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稀薄,可能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CRP值检测以评估炎症水平。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确保充足的休息,以支持身体对抗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