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胎记医院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临床表现

2024-09-26 04:21 举报/反馈

透析中发生溶血时,可能会出现尿色加深、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腰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尿色加深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后,其内的含铁血黄素会进入血液循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使尿液颜色变深。此症状通常出现在肾脏和泌尿系统,可能伴随有尿频、尿急等不适感。

2.尿量减少

由于溶血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到机械性压迫而影响滤过功能,进而降低尿量。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临床表现这种变化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患者可能会感到排尿困难或者需要频繁上厕所。

3.血红蛋白尿

溶血时红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泄漏到血液中,经过肾脏过滤后形成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多见于大面积溶血,可伴有酱油色尿液,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4.腰痛

溶血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刺激腰部组织,引发局部肌肉痉挛和水肿,从而产生疼痛感。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还可能伴随着腹部绞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

5.寒战高热

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发热的发生。这种情况常常是突然发生的,体温可能迅速上升至39℃以上,同时还可能伴有出汗、头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血常规以及生化检查以评估肾功能。对于溶血引起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透析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支持肾脏功能。

推荐专家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同城专科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