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眩晕症可以采取碳酸氢钠、甘露醇、呋塞米、地西泮、异丙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1.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通过增加血浆渗透压来降低前庭神经元细胞外液的液体积聚,从而缓解内耳眩晕。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当患者存在脑水肿时,可以使用高渗溶液如碳酸氢钠以减少脑组织体积。
2.甘露醇
甘露醇具有高分子特性,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能较长时间停留在肾小管中,使水分随之排出体外,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效应,减轻内耳水肿。通常静脉滴注。对于颅内高压、眼眶肿胀等情况引起的眩晕有较好的效果。
3.呋塞米
呋塞米能够迅速提高尿流量,促进内耳淋巴循环,降低内耳压力,改善眩晕症状。主要通过利尿作用发挥作用,因此需要监测电解质平衡。对于内耳积水导致的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4.地西泮
地西泮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减轻眩晕感。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适用于严重焦虑引起头晕的情况。
5.异丙嗪
异丙嗪为抗组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常用于皮肤黏膜过敏反应。可用于治疗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眩晕。
在使用上述药物之前,应确保无对其成分过敏史,并按医嘱调整饮食中的钠含量。注意观察用药后身体变化,若眩晕未见好转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