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无力、感觉异常、排尿障碍、便秘、性功能障碍,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严重的神经问题,应尽快就医。
1.下肢无力
脊髓压迫症是由于外伤、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椎管内空间狭窄,直接或间接地使脊髓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当脊髓受到压迫时,会直接影响到运动传导束的功能,从而引发下肢无力的症状。这种无力感通常从腰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胸腔和颈部,严重时可导致完全瘫痪。
2.感觉异常
脊髓压迫症患者脊髓水肿、变性,刺激脊髓后角细胞,进而影响感觉传导通路,所以会出现感觉异常的现象。典型表现为沿着一条或多条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减退或过敏,如刺痛、烧灼感等。
3.排尿障碍
脊髓压迫症会导致脊髓受损,影响到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排尿障碍。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4.便秘
脊髓压迫症患者的脊髓受压,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进而干扰肠道蠕动和排泄功能,出现便秘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
5.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可能是由脊髓压迫症引起的继发性病变,主要是因为脊髓损伤导致了勃起功能障碍。男性患者可能经历勃起硬度不足、维持时间短等问题;女性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高潮困难等情况。
针对脊髓压迫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脊柱结构和脊髓状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手术减压或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涉及到脊柱的动作,以免加重病情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以减少脊柱压力。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