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治疗。进行上述治疗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盲目治疗而延误病情。
1、改善生活方式: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平时饮食应以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少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炸鸡等。同时还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爬山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另外,下肢动脉硬化容易导致下肢缺血,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适当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另外,患者还可以使用扩血管药,如西洛他唑片、贝前列素钠片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下肢动脉硬化,已经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可以通过手术放置血管支架,恢复血液供应;
4、其他措施:下肢动脉硬化常见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存在这些疾病时,除了进行上述治疗外,还应遵医嘱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如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辛伐他汀片、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将各项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除上述治疗外,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还应积极戒烟,忌烟酒。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劳累、着凉、保持良好心态,按时到医院复查,从而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