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崩漏通常是由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引起炎症反应和血管破裂,从而导致便血的发生;同时,由于病变部位处于下消化道,血液随着大便排出时会混入粪便中,形成便血的症状。此外,当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妇科疾病时,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不止的现象,此时若与便血同时发生,则可表现为便血崩漏。便血崩漏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色、腹泻、腹痛以及阴道流血量多等症状。
其中,大便颜色异常主要是因为血液经过肠道时被分解,其中铁元素被还原为含铁血黄素所致;而阴道流血量多则是因为上述提及的妇科疾病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无法有效止血。
针对便血崩漏,可以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以评估结肠内部情况;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来评估盆腔器官结构是否正常。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凝血功能测试、血常规分析以及激素水平检测等实验室检查项目。便血崩漏的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醋酸氯己定痔疮栓进行止血处理;对于慢性结肠炎等原发性疾病,则需要遵医嘱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发展。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