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可能导致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严重时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1.黄疸
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未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弥散的方式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巩膜及黏膜黄染等症状。
2.贫血
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刺激了母亲产生免疫应答,产生了抗红细胞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其破裂和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成分。如果贫血严重,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贫血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3.肝脾肿大
由于贫血状态使得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从而导致肝脾造血代偿性增生。若不及时处理,可因持续的溶血而引起肝脾进一步肿大,进而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4.水肿
由于贫血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水肿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量减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衰竭。
5.神经系统损伤
高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主要是因为胆红素具有脂溶性,能够穿过血-脑脊液屏障。典型表现为进行性的嗜睡、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肌张力低下,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惊厥、角弓反张等表现。
新生儿溶血症需密切监测并定期检查血液参数,以防止潜在的贫血和黄疸。必要时,光疗是治疗轻度至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重症或早产儿可采用换血疗法。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