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肝病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
严重肝病时,肝脏作为凝血因子的主要合成器官受损,导致凝血因子水平下降,影响了凝血过程。此外,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脾脏肿大,脾脏会破坏红细胞,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进一步加重出血倾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等,还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
为明确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肝功能测试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通过上述检查可评估凝血因子水平是否降低以及肝脏结构是否异常。针对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异常,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如新鲜冷冻血浆输注,以及使用肝素类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来控制出血风险。
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执行。
对于存在凝血异常风险的人群,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受伤概率,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任何异常出血情况,以便及时就医。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