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肢体功能障碍、静脉高压症和皮肤色素沉着。
1.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形成一个或多个血块。这是由于腿部肌肉活动减少导致的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流入肺部,引起肺栓塞。
2.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急性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重症可能导致猝死,轻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肢体功能障碍
长期未处理的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深静脉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进而引发肢体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干预,上述不适症状会持续加重,严重时可能会诱发肢体溃疡、坏疽等并发症,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4.静脉高压症
静脉高压症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使下肢静脉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溃疡等症状。
5.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色素沉着主要是因为下肢静脉血栓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异常,致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产生过多的黑色素并沉积于表皮下方。这些额外的黑色素会在特定区域积累并逐渐加深颜色,形成褐色斑点或斑片,通常出现在小腿前内侧。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需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促进血液循环。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确诊并接受相应治疗。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