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部血管栓塞,引起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
肺梗阻通常由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动脉栓子堵塞肺动脉分支引起。这些栓子会导致局部肺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患者可能经历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伴有粉红色痰液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诊肺梗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CT肺动脉造影术、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检测等。其中,CT肺动脉造影术可以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是否存在异常;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D-二聚体检测用于测量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以判断是否有凝血状态改变。肺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肺动脉导管取栓术。抗凝治疗如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可用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通过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来改善循环;肺动脉导管取栓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到受影响的肺动脉内取出栓子。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戒烟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降低肺梗阻的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