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蛔虫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肛门瘙痒等症状,如果确诊,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1.腹痛
腹痛是由于蛔虫在小肠内活动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反射。
蛔虫寄生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进而引发疼痛。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可能伴有阵发性加剧的特点。
2.腹泻
腹泻是由蛔虫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黏膜所致,这些毒素可以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排便频率增加且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有时带有黏液但无血丝。
3.恶心
恶心可能是蛔虫侵入消化道时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反应。当蠕动增强时,会诱发恶心感。患者可能会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感或不适,伴随有呕吐冲动。
4.呕吐
呕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旨在排出有害物质并减轻由蛔虫引起的胃肠道刺激。蛔虫移行至幽门括约肌时会引起痉挛性狭窄,从而产生呕吐现象。呕吐常突然发生,内容物多为食物残渣或胆汁,严重者可呕出蛔虫。
5.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可能与蛔虫卵经肛门排出后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关。此外,蛔虫感染可能导致局部免疫应答,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分泌炎性介质,进一步刺激皮肤。瘙痒主要发生在肛门周围,夜间更明显,抓挠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或破损。
针对肠道蛔虫症的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以及寄生虫检测等以确诊。治疗通常包括口服驱虫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减少与可能存在蛔虫卵的物品接触,以预防感染。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