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痢疾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癌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细菌侵入肠道后,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和内毒素,刺激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2.病毒感染
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复制增殖破坏机体组织细胞,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出现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腹泻、发热等症状。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止泻处理。
3.食物中毒
食物被致病菌污染,食用后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如果是由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则需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电解质溶液以及营养物质,例如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4.肠易激综合征
由于遗传、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导致胃肠道动力异常,当受到某些刺激时会引起肠道痉挛,进而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考虑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匹维溴铵片等药物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不适症状。
5.结肠癌
结肠癌是结肠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可能伴随出血现象,血便混杂于粪便中,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确诊通常需依赖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分析。对于结肠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切除术等。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腹部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经彻底烹饪的食物,同时减少高脂肪、辛辣食品的摄入量。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