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症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伴有消化道症状和肾脏受累。
婴幼儿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异体蛋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而形成紫癜。这些异体蛋白可能来自于食物、药物或其他外界因素。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关节肿胀、腹痛以及肾炎等。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分布,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分批出现并可融合成片。
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尿液分析显示有血尿和蛋白尿。组织活检有助于排除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瘙痒,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能控制病情活动。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