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免疫反应介导的皮肤和黏膜炎症疾病。
细菌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细菌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红细胞外渗。同时,免疫系统针对细菌产生IgE和其他免疫球蛋白的过度应答,进一步加重炎症过程。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伴有瘙痒或疼痛感。此外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腹痛、血尿等症状。
可以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特定的IgE水平测定来辅助诊断。必要时可做皮肤试验或血液IgE水平测试以确定致敏源。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清除感染源,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以减轻过敏反应。
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