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等疾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由于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进而引发血压升高。血压持续上升会损伤脑血管壁,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这种痉挛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
2.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孕期激素变化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所致。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刺激胎儿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导致母体胰岛细胞负担加重,进一步降低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当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水分丢失,引起脱水和血液浓缩,从而出现口渴的症状。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是雌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影响胆汁的排泄,导致胆汁酸在肝脏中积累,进而影响胆汁的正常代谢和排出过程。胆汁淤积会导致皮肤表面的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瘙痒的感觉。
4.前置胎盘
子宫蜕膜炎、胎盘血管硬化等可诱发前置胎盘。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胎盘位置不正,进而发生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处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植入时胎盘面积相对扩大,在宫腔内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胎盘不能充分伸展,造成胎盘形态学上的前置状态。前置胎盘时胎盘附着处剥离,会导致阴道出血,当出血量较多时,可能会引起贫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
5.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原因包括生殖道感染、羊膜受力不均以及宫颈功能不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胎膜抗张能力减弱,容易破裂。胎膜早破后,羊膜囊内的压力减低,有利于胎儿头部下降,促进分娩发动。
针对妊娠合并症的相关症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血压监测、空腹血糖检测、超声波检查等。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羊水量测定、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特殊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需遵医嘱,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降压;妊娠期糖尿病则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运动疗法,必要时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