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子打呼噜通常算打呼噜。打呼噜是由于鼻腔呼吸道狭窄、气流通过不畅导致,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轻者可能仅有打呼噜,重者可表现为睡眠过程中从呼吸道狭窄部位产生的声音,且声音较轻,通常在白天休息时可自行消失。引起打呼噜的原因主要包括肥胖、鼻部疾病、口咽部疾病、呼吸中枢调节障碍等。
1、肥胖:肥胖者易出现口咽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导致气流通过不畅,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症状;
2、鼻部疾病:如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疾病,均可导致气流通过不畅,引起上述症状;
3、口咽部疾病:如软腭松弛、扁桃体肥大等,在睡眠时均会因气流通过不畅而产生打呼噜的症状;
4、呼吸中枢调节障碍:可导致呼吸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无法正确感知气流变化,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症状。
此外,日常疲劳、吸烟、饮酒或服用安眠药等行为,也可导致呼吸加深增快,引起打呼噜。因此,建议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戒烟酒,少食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有效避免打呼噜的发生。对于有鼻部、口咽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对于超重者,应减肥控制体重。睡眠时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可有效避免打呼噜。若症状严重者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