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什么意思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微血管内血液凝固异常导致的全身性消耗性凝血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时,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凝血因子暴露于血液循环中,启动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导致大量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形成微血栓。这些微血栓会进一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什么意思

刺激凝血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加重组织损伤和凝血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包括出血倾向、发热、器官功能衰竭等。出血倾向可能由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消耗引起,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鼻衄。发热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所致,器官功能衰竭则与广泛微血栓形成导致的器官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常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以及D-二聚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和大血管受累情况,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是否有血栓形成。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可能包括抗凝治疗如低分子量肝素,以及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对于有活动性出血且需要立即止血的情况,可考虑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血小板。

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或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侵入性操作,以减少出血风险。此外,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

2024-11-16 15:41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