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其抗原成分通过免疫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在补体参与下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所致。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介导的和体液介导的。这些自身抗体与病毒抗原在血液中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肾脏,被肾小球的内皮细胞所识别和摄取。
此时,补体系统被激活,进一步促进了免疫复合物的黏附和沉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炎症反应、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肾功能。
除上述因素外,还应注意是否伴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以排除是否存在IGA肾病或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疾病。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