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查通常会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孕妇的凝血状态,但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分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处理。
1.血小板计数
通过测量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来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通常采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或手工目测法对无溶血的静脉血进行采样。
2.凝血酶原时间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即维生素K依赖因子II、VII、IX和X是否存在缺乏。一般采肘正中静脉血,在37℃下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混合后开始计时并记录结果。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状况,即因子XI、VIII、IX是否存在缺乏。采样及测试方法与凝血酶原时间类似,但不需添加组织凝血活酶。
4.纤维蛋白原水平
纤维蛋白原是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蛋白质之一,其浓度可间接反映凝血功能。可通过血清学方法直接测定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5.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的纤溶活性标志物,升高表明机体存在高凝状态或继发性纤溶亢进。空腹抽血即可完成检测,采样后立即送检以减少干扰因素。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且在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紧张情绪。妊娠期女性应保持充足休息,以免影响凝血功能指标的准确性。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