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龈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这些因素导致的牙龈炎症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去除牙石、调整饮食习惯等。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牙菌斑
牙菌斑是细菌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其中含有多种产酸菌和酶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分解口腔中的糖分产生有机酸,导致牙釉质脱矿,进而引发龋齿。
去除牙菌斑可以通过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卫生行为进行,也可以采用专业清洁方法如超声波洁牙机。
2.牙石
牙石是由沉积在牙面上的无机盐逐渐钙化形成的硬物,它为软垢提供了附着和支持,有利于菌斑滞留并促进其成熟和发展。此外,牙石中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及其毒素,这些物质可以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去除牙石需要到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由医生使用刮治器或其他工具进行手动清理。
3.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是指食物残渣卡在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中无法被清除的情况。长期存在会导致局部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负担,从而诱发或者加剧边缘性龈炎的发生。针对食物嵌塞的问题,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到医院进行洗牙和深度清洁,以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
4.不良修复体
如果患者佩戴了不合适的假牙或者是填充材料,可能会导致食物残渣积聚在相邻的牙齿之间,增加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风险,从而引发或加重边缘性龈炎的症状。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边缘性龈炎,在治疗时首先需移除或调整不良修复体,然后配合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特别是有边缘性龈炎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粘的食物,以减少牙龈损伤的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