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区别在于症状发展速度、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方式,两者都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腰骶部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下腹痛
急性盆腔炎时炎症刺激会导致子宫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甚至出现化脓性渗出。这些病变都可能引发下腹部阵发性的绞痛。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中央,有时可放射至腰部。
2.发热
由于病原体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过程中释放内源性致热因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伴随出汗不退热的情况。
3.异常阴道分泌物
当女性患有急性盆腔炎时,炎症会刺激宫颈黏膜,导致其发生充血、水肿等现象,从而会引起白带量增多以及颜色改变。还可能会伴有异味产生,如腥臭味。
4.腰骶部疼痛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迁延而来,此时炎症反复刺激局部组织,导致周围神经受压,进而引起腰骶部酸胀感及疼痛。疼痛一般为持续性,可在劳累后加重。
5.尿频尿急
如果炎症累及膀胱,则会对膀胱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膀胱平滑肌收缩频率增加,因此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且难以控制,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针对上述不同症状,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血液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有利于减少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