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若出现皮肤瘙痒、风团、血管性水肿、长期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发展为慢性。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可能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当机体接触致敏物质后,会激发免疫应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感。瘙痒通常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2.风团
由于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局限性隆起的斑块,即风团。
风团可能突然出现,可在数小时内消退,常伴有剧烈瘙痒。
3.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是急性荨麻疹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史以及个体易感性;环境因素则包括食物、药物、感染源及其他外源性刺激物。肿胀通常发生在黏膜下组织中,如嘴唇、舌头或生殖器区域,且持续时间较长。
4.长期反复发作
长期反复发作可能表明患者处于慢性荨麻疹状态,此时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记忆效应,再次接触时迅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症状表现为不定期出现的皮肤病变,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
5.病程超过6周
病程超过6周可能意味着急性荨麻疹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荨麻疹。典型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白色的斑点状皮疹,伴随着剧烈的瘙痒感。
针对急性荨麻疹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IgE水平检测以评估过敏反应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重症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患者应注意避免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接触可能导致荨麻疹的潜在触发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