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热、头痛、腹痛、腹泻、表情淡漠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发热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导致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进而引发持续高热。体温升高通常出现在疾病的初期阶段,且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发热时应避免过度活动,注意休息以减轻身体负担。
2.头痛
伤寒患者由于炎症刺激颅内血管,使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发生。头痛多位于前额或枕部,有时可呈钝痛感。对于剧烈头痛的患者,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
3.腹痛
伤寒杆菌随血液循环进入肠系膜淋巴结,产生毒素和酶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当病变累及时,会导致肠壁水肿、充血以及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诱发腹痛的发生。腹痛常位于右下腹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4.腹泻
伤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于肠黏膜,导致肠黏膜受损,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引发腹泻。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较多,严重者可能导致脱水。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重度腹泻则需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
5.表情淡漠
伤寒病程中,由于长期消耗状态,脑功能受到抑制,可能会出现表情淡漠的现象。表情淡漠是伤寒晚期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还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情况。重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针对伤寒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肥达试验、骨髓培养等检测项目。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饮生水,不吃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