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的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肌肉疼痛、血清肌酶升高、肌电图异常以及皮肤病变,诊断通常需要肌活检和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评估和治疗。
1.肌肉无力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的肌肉组织,导致肌肉受损和功能障碍。受损的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细胞使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肌肉无力。肌肉无力通常出现在近端肢体,如大腿和臀部,但也可能影响颈部、面部和呼吸肌。
2.肌肉疼痛
当患者患有多发性肌炎时,其肌肉内部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水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疼痛感。此外,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也会产生疼痛。肌肉疼痛通常位于肩胛骨附近、大腿前侧以及小腿等处。
3.血清肌酶升高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横纹肌受到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内肌酸激酶等物质漏出至血液中,因此会出现血清肌酶升高的现象。肌酶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组织中,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肌酶升高都意味着肌肉受到了损伤。
4.肌电图异常
肌电图是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的一种技术,在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可显示为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增多等异常表现。肌电图异常反映肌肉传导功能受损,支持多发性肌炎的诊断。
5.皮肤病变
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针对肌肉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肌肉炎症和损伤。皮肤病变通常出现在四肢末端,尤其是手指和脚趾,表现为Gottron征、皮疹等。
针对多发性肌炎的症状,可以进行肌酶谱检测、肌电图、肌肉活检等相关检查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以减轻肌肉疲劳和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