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牙龈肥大的病因应除外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氯喹、环孢菌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1.长期服用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能够抑制骨内钙盐吸收,导致牙槽骨发生纤维化和硬化,进而引起牙龈肥大。因此,对于存在癫痫发作风险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龈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氯喹
氯喹具有抗疟疾的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骨内钙盐吸收,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导致牙槽骨量减少,从而引发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
此外,该药还可能导致味觉改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环孢菌素
环孢菌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力,使口腔黏膜对细菌感染易感,出现反复发生的口腔溃疡。本品可增加肝脏负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发现肝酶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和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来发挥作用,高浓度时会导致牙龈结缔组织过度生长。在接受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牙周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这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并定期进行牙周检查。
针对药物性牙龈肥大,建议定期进行口腔专业评估,包括牙龈探诊和X线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后漱口、使用牙线和间歇性使用含氟牙膏,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牙龈肥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