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腹痛
腹痛是由于胆囊壁受到炎症刺激和水肿引起的。当胆囊发生炎症时,会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和痉挛,进而引发疼痛。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可能伴有肩背部放射痛。
2.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急性胆囊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受到刺激所致。恶心感常发生在上腹部,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症状。
3.呕吐
呕吐多由急性胆囊炎引起的中枢性呕吐反射弧受刺激而产生。呕吐通常发生在剧烈腹痛后,且常呈喷射状。
4.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免疫反应,机体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1β等,这些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升而导致发热。发热通常为中度到高热,可伴有出汗不畅、倦怠等症状。
5.黄疸
黄疸是由胆汁排泄受阻引起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部分被重吸收回肝脏,经过肝细胞处理后又重新进入血液循环,此时超过肝细胞摄取和结合的能力,就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巩膜的黄染。黄疸通常表现为眼白和皮肤发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囊状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控制感染;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或者慢性胆囊炎,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胆囊炎发作的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