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通过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血压控制、颅内压管理等措施进行急救护理。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来恢复血液流通,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链激酶等。主要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在时间窗内(通常为4-6小时)的大脑半球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轻至中度大脑梗死患者。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旨在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对于存在潜在出血风险但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是一种选择。
3.降纤治疗
降纤治疗通过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来减少血栓负荷,常用药物如降纤酶、巴曲酶等。主要用于急性期伴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
4.血压控制
血压控制涉及平稳而迅速地将收缩压降至安全范围以减轻脑水肿和预防二次损伤。适合于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尤其对存在高血压病史者更为重要。
5.颅内压管理
颅内压管理旨在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力,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甘露醇等。对于存在显著颅内高压风险的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脑疝的发生。
在实施上述急救护理措施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和颅内压。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脑水肿的药物,确保及时有效的氧疗和必要的机械通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