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在临床上一般是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诱发因素,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等。
一、积极诱发因素:
视网膜脱离一般是突然发生,若患者本身存在高度近视,或眼部遭受外伤,在视网膜受到冲击后,就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眼睛有冲击的运动,比如蹦极、潜水等,以免引起视网膜脱离。
二、积极治疗原发病:
1、特发性视网膜脱离:部分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一般在年轻人中较为多见。由于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视网膜变性萎缩,而视网膜上的细胞会逐渐凋亡,所以会出现视网膜脱离。此类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过度用眼,导致其出现视网膜脱离;
2、眼内炎症:由于炎症导致视网膜水肿,进而出现视网膜脱离,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物,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等,控制炎症,以免炎症长期刺激视网膜,进而缓解视网膜脱离;
3、眼部外伤:由于外伤导致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牵拉视网膜,以免引起视网膜脱离;
4、眼部肿瘤:当眼部出现肿瘤时,可能会压迫视网膜,导致其脱离,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切除,视网膜脱离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除上述情况外,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由于视网膜比较薄,在受到外力撞击后,也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因此,建议高度近视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尽量避免外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