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局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和脓肿形成,诊断通常需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治疗可能涉及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引流。
1.发热
急性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通常伴随全身不适感,可能伴有寒战或出汗。体温可快速上升至高热状态。
2.头痛
由于炎症因子会刺激脑膜,使颅内压增高,从而引发头痛的情况发生。
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钝痛或搏动性疼痛,有时可放射到颈部或肩部。
3.局部疼痛
局部疼痛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神经受累所致。疼痛一般集中在病变区域,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因活动而加剧。
4.关节功能障碍
当炎症扩散至关节腔时,会引起关节滑膜增厚、积液等变化,进而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负重较大关节,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5.脓肿形成
脓肿是化脓性细菌侵入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物质进一步破坏周围组织,使其坏死、液化,形成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液的脓肿。脓肿通常位于软组织间隙或深部器官内部,可触及波动感,严重者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破溃等症状。
针对急性骨髓炎,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X线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控制感染;重症情况下,手术引流也是必要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同时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