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引起的急性肝炎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和乏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
1.恶心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经过肝脏代谢,此时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此症状通常发生在上腹部,可能伴随胃部不适感。
2.呕吐
当患者存在急性肝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引起胃肠黏膜水肿和充血,导致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出现呕吐的现象。呕吐一般发生于上腹部,严重者可伴有腹泻。
3.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急性肝炎引起的肝脏肿大压迫周围脏器所致。此外,酒精还会使胃肠道蠕动减慢,产生气体积聚的情况。腹胀的感觉通常集中在下胸部和肚脐上方。
4.食欲不振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需要通过肝脏来完成,而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可以将体内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排出体外。如果长期饮酒过量,就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受到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引起食欲不振。这种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食欲下降,尤其是在饭前会有明显的厌食感。
5.乏力
酒精主要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若患者存在急性肝炎,则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引起乏力的症状。乏力感往往出现在全身各处,但以四肢最为明显,可能伴随着倦怠和精神萎靡。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等确定是否存在急性肝炎。对于酒精性肝炎,避免酒精摄入是首要原则;对于其他类型的肝炎,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