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原发性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以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继发性肾病主要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以及狼疮性肾炎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肾病都需要进行肾穿刺,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
一、需要肾穿刺:
1、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当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少尿或无尿时,此时可能存在着大量毒素堆积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肾穿刺;
2、隐匿性肾炎:患者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尿常规异常,通过尿蛋白的量、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量,可初步判断是否是隐匿性肾炎导致;
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变较为局限,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可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尿液检查、随机尿蛋白定量等方式,判断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二、不需要肾穿刺:
1、原发性肾病:如果患者仅出现单纯性的血尿或蛋白尿,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出现,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通常不需要进行肾穿刺。此时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即可,如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
2、继发性肾病: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疾病时,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通常也不需要进行肾穿刺。应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判断是否需要肾穿刺。
因此,对于患有肾病的患者,应积极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