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包括皮疹、瘙痒、水疱、渗出液、皮肤干燥,这些症状可能伴有剧烈瘙痒,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皮疹
急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免疫反应异常,从而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面颊、手背等处。表现为红斑基础上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严重时可融合成片。
2.瘙痒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使患者产生瘙痒感。
瘙痒可能局限于某个区域,也可能扩散到全身。患者会感到皮肤有强烈的瘙痒感,忍不住想要抓挠。
3.水疱
当皮肤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可能会诱发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形成水疱。水疱通常位于皮肤表面,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内容清亮或浑浊。
4.渗出液
急性期炎症反应强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强,发生炎性渗出,形成糜烂面。渗出液多见于皮损处,可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5.皮肤干燥
若患者长期处于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或者未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过快,从而引发皮肤干燥的症状。皮肤干燥常发生在四肢伸侧、小腿前部等部位,可能出现鳞屑、皲裂等情况。
针对急性湿疹的诊断,可以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皮损特征,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重症者可遵医嘱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同时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